
10月17日,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以“零碳园区数智站场”为主题的媒体公众开放活动。据不完全统计,“十四五”期间该公司累计输送天然气近4000亿立方米,相当于助力减排二氧化碳约13.3亿吨,并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域的“零碳工厂”网络,推动油气管道行业走向绿色低碳转型。
以乌鲁木齐作业区为例,该站场构建了“远程集中监视—统一协同管理—风险快速响应”的数智化监视体系途牛配资,集成生产运行智能监屏、全站智能巡检、关键设备诊断与智能应急响应等功能,实现生产数据全业务拉通集成率100%,人工巡检替代率达80%,关键设备智能诊断覆盖率达70%,全面提升了用能管理的精细化水平。
“数智化监视体系不仅能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精准响应,提升维护效率,更推动我们从被动运行监视转向主动防控维护,整体提升生产运行效能。”该作业区职工任国志介绍。
在能源回收利用方面,作业区创新实施余压发电技术,以发电机组替代传统调压阀,有效利用天然气压差发电,投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500万千瓦时。同时,通过改造天然气放空回收系统,实现了二氧化碳的“零排放”。
此外,公司还搭建了“空—天—地”一体化管道风险管控系统,融合天基遥感、无人机巡检与地基传感监测,逐步替代传统人工巡检模式。
“这些智能设备的投用途牛配资,也推动现场巡护人员向出警员、数据分析师、技防工程师等高技能岗位转型,提升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。”任国志表示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安妮)
瑞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